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无锡市残疾人保护条例(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11:16:32  浏览:91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无锡市残疾人保护条例(修正)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无锡市残疾人保护条例(修正)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1988年3月24日无锡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制定 1988年4月27日江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根据1997年5月28日无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7年8月29日
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无锡市残疾人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使残疾人能够同健全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且分享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残疾人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评定由市、不设区的市专门评定机构按国务院规定标准执行。
第三条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防止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切实推进对残疾人在生活、生产、就业、教育、医疗、娱乐、婚姻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四条 残疾人应热爱生活,乐观进取,发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奉献者。
残疾人的家庭、亲属,应为促进残疾人的自立而努力。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残疾人事业协调机构,负责督促、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和本条例的实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工作。
市、不设区的市、区、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受同级政府委托,与各部门建立业务联系,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二章 残疾的预防
第六条 政府和社会应针对疾病、遗传、事故、灾害、公害等方面的致残原因,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有效地防止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七条 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宣传、普及有关预防残疾的知识,努力做到对残疾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第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禁止结婚的,不得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第九条 卫生部门应加强妇幼保健指导,实行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和婴幼儿定期检查,切实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证生产、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用药和其它医疗措施的管理,预防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 教 育
第十一条 采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发展与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智力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十二条 市、不设区的市、区、乡(镇)和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残疾幼儿园(班)或托管所,对残疾幼儿进行学前教育。
第十三条 市、不设区的市、区应在指定的学校内附设盲童教育班,或在盲童所在地的学校内附设盲童教育点。市可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设置盲童学校。
市、不设区的市应设置聋哑学校,或在指定的小学内附设聋哑教育班。聋哑学校应逐步发展初级中等教育。
不设区的市、区应设置弱智儿童培智学校,或在指定的小学内附设培智班。
第十四条 对肢体残疾但不妨碍学习的儿童、少年,应吸收到普通中小学就学。
对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完成学业,考试成绩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应予录取。
第十五条 盲、聋哑学校应重视对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
企业事业单位应重视组织对残疾职工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和帮助残疾职工自学成才。
第十六条 市、不设区的市、区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地培养特殊教育师资,重视对特教工作人员的培训。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按规定享受特教津贴。
第十七条 学校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残疾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应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经常给予生活保健指导。
教师应密切与残疾学生家长的联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第四章 劳动就业
第十八条 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应获得力所能及的职业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第十九条 政府和社会应本着就地就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安排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一)由劳动、人事部门介绍就业;
(二)由市、不设区的市、区民政部门,以及在民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乡(镇)、村、街道兴办福利工厂安排就业;
(三)鼓励和帮助残疾人自谋职业。
第二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在招聘职工时,对适合残疾人的工种或工作,以及对有专业技能的残疾人,应予录用。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按一定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安置残疾人就业不足规定比例的,应当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二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对残疾职工作出辞退、除名、开除等决定时,应征求本单位工会和当地残疾人组织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 企业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实行股份制、租赁制或承包经营责任制时,应妥善安置原企业残疾职工的工作。
第二十三条 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比例和产品品种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依法享受减免税待遇;减免的税款应用于发展生产和残疾人福利事业。
从事个体劳务、修理、服务,以及从事个体商业经营但营业额较小纳税后生活有困难的残疾人,可依法向税务部门申请减免税。
第二十四条 计划、经济、物资部门对福利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应优先优惠供应;对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应优先安排或调剂给福利企业生产;对福利企业的技术改造,应积极予以安排、支持。
财政部门、专业银行对福利企业的贷款发放,应给予照顾和优惠。
商业部门对福利企业的产品,应积极组织购销。
城建等有关部门对福利企业在收取地方规定的有关建设配套费方面,应给予照顾。
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残疾职工不同的情况分配适当工种,并积极研制和使用适合残疾职工操作的设备和工具、夹具,改善劳动条件。
第二十六条 残疾职工与健全职工同样具有按劳取酬的权利。
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残疾职工的身心障碍情况合理确定劳动定额。
第二十七条 残疾职工与健全职工有同等参与企业事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残疾职工多的单位,应有残疾职工代表参加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机构。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制残疾职工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残疾职工,以及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分别按规定交纳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劳动保险机构统一管理。

第五章 康复医疗与精神病残疾人的监护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根据《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的要求,经对《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意见》进行重新修订后,现下发给你们,希望遵照执行。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章 实施范围和对象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城镇企业、各类劳动者和退(离)休人员都必须依照本实施意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一)国有企业(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集体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合作制)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及其职工;



(二)外商、台港澳人员投资企业及其职工(外籍、台港澳地区人员除外);



(三)私营企业及其业主和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四)退(离)休人员。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



第三条 职工个人缴费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企业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



第四条 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资收入口径,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即: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性收入。



第五条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按分年过渡的办法逐步统一到20%。职工随着工资收入的增长,原则上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提高到8%。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支持。



第六条 职工工资收入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费。



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的,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按照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第七条 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暂按月全额结算,差额缴拨。企业应该在次月内与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办理结算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由目前差额收缴拨付过渡到全额收缴拨付。



第九条 濒临破产、法定整顿的企业,确无能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时,在办理结算手续的同时,提出缓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申请,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缓缴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缓缴期间,职工个人仍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第十条 从1996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按照职工社会保障号码和职工的有关档案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包括:



(一)职工本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一定比例划转计入个人帐户的部分;



(三)前两项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利息。



(一)、(二)项合计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11%,并保持不变。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照省劳动行政部门每年公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利率计息。



经办机构每年应当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的储存额结息一次。并向职工本人出示个人帐户储存额清单。



第十二条 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载的内容应当包括:上一结息期末实际累计储存额以及其中个人缴费累计储存额;本结息期计入帐户的企业划转和个人缴纳的数额、时间;本结息期利息;期末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以及其中个人缴费累计储存额等。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 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退休年龄;



(二)企业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三)本意见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本意见实施前参加工作并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



第十四条 符合本实施意见第十三条条件的退休人员,从办理退休手续之次月起,按月发给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本省和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数为基数,按20%按月计发;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按照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120按月计发;



(三)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以其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推算出1995年底前全部工作年限的储存额,再除以120按月计发。



第十五条 本实施意见实施后一段时期内,在按照第十四条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发调节金,具体标准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每年公布。调节金逐年降低,直至取消。



原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以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1994年职工本人的标准工资为准。



第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有关规定办理、低于本实施意见基本养老金水平的,予以补足。



第十七条 职工达到退休年龄,但未具备本实施意见第十三条第(二)、(三)项条件的,按照缴费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2个月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养老金和其个人帐户中的全部储存额,一次付清。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职工未达到退休年龄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符合本实施意见第十三条第三项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按月发给生活费。



第十八条1996年1月1日以后,职工获得劳动模范等称号时,由奖励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者由企业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休时不另外提高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在此之前获得劳动模范等称号,退休时仍保持其荣誉的,仍保留原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养老保险优惠待遇。



从事高空、井下、高温、低温、有毒、有害工作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职工,仍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执行,退休时按照本实施意见计发养老金。



第十九条 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死亡后,由其亲属凭死户证明书和其他证明材料,向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丧葬费、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和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



第二十条 职工和退休人员死亡,其供养直系亲属不享受定期抚恤金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的储存额或余额,由经办机构一次性发给职工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二十一条 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1日按照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和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进行正常调整。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第二十二条 职工退休时凭本人档案和其他有关材料,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由经办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按月支付。



第六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



(一)退(离)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二)按照本实施意见可领取的一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和发放的生活费;



(三)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死亡后,发放给其亲属的丧葬费、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抚恤费和供养直系亲属的定期抚恤费;



(四)职工在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死亡的,其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继承领取的个人帐户中个人缴纳部分的储存额或者余额。



第二十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其性质和用途,不得拖欠、挪用或者侵占。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支付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用款计划,定期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划拨到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户”,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第二十六条 各级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财政部门会同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经办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合理核定和安排经费预算。



第二十七条 当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全部转入积累基金。



第二十八条 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审计等管理制度。每年编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预决算,按时编制和报送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



第二十九条 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支付、增值和营运,应当接受劳动、财政、审计和金融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条 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和企业、退休人员代表组成的撋缁岜O占喽轿被釘,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市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有权对各县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和营运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企业有权向经办机构查询本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个人帐户的记载情况。职工和退休人员有权向经办机构和所在企业查询本人养老保险费缴纳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经办机构或者企业应当为其提供方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企业和职工应当按照规定期限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逾期未缴的,除责令其限期缴纳外,按日加收应缴额20‰的滞纳金。企业缴纳的滞纳金在自有资金中列支。



第三十三条 企业违反有关规定,未为职工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企业挪用、截留基本养老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归还被挪用、截留的基本养老金,并可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企业违反规定,不如实填报职工缴费基数,不严格执行退休条件,弄虚作假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补缴少报的基本养老金,及时纠正不符合办理退休的人员享受的退休待遇。



第三十五条 经办机构或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挪用或者侵占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追回挪用资金,追缴非法所得;按照管理权限,对主要责任人或者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退休人员及其亲属虚报冒领基本养老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追回虚报冒领的基本养老金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票据。



第三十八条 职工和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企业在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前提下,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在企业应付工资结余中列支;没有结余的,按照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一个半月的平均工资额度,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提倡职工参加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四十一条 江宁、江浦、六合、高淳、溧水五县在执行本实施意见时,可根据本县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结算方式、调节金的标准等制定补充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意见由南京市劳动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意见自1998年7月1日起执行。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人民防空警报建设与管理规定的通知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政府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人民防空警报建设与管理规定的通知

庆政发〔2012〕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庆市人民防空警报建设与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大庆市人民防空警报建设与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以下简称防空警报)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战时和平时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时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防空袭警报和灾害警报信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市防空警报网建设规划由市人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电信、军队通信、无线电管理等部门要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市防空警报网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四条 防空警报建设发展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防空需要建设防空警报网点。
重点防空区应建立统控与自控、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音响与图象相结合的多种警报报知系统,音响覆盖率、警报统控率均不低于95%。
  第五条 新建居住区、公用设施等,每占地2平方千米左右,视情况增设一台防空警报器。新增设的警报器作为城市建设配套设施,与居住小区、公用设施等同步建设。
  第六条 警报及其附属设备的选址、搬迁、拆除以及更新改造等,由市人防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县、区人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单位或个人要积极支持,不得阻挠。
  第七条 已建成的防空警报网点,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搬迁或拆除。
  第八条 警报控制箱、无线统控终端和中转设备必须安装在有关单位便于随时操作和维护、管理的房间内(如值班室、办公室等),列入防范重点部位管理。
  第九条 警报及其附属设施应纳入人防战备物资管理。市人防主管部门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调整使用。
  第十条 广播电视、电信、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对人民防空用于战备预警、接收空情、发放警报所需电(线)路和频率以及战时防空袭警报信号的发放,要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优先无偿保障,免费提供;对人民防空部门平时安装、维护通信警报设施、组织防空演练等,要提供便利。
  第十一条 每年9月18日上午9时至9时12分为全市防空警报与灾害警报统一试鸣时间。试鸣5日前向全市公告。公告发布不得少于5次,各有关媒体单位和警报网点单位必须按规定保证准时公告和鸣响防空警报与灾害警报。
  第十二条 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个时段:
  (一)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
  (二)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
  (三)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第十三条 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时,可利用防空警报设施发放灾害警报信号。
灾害警报:鸣15秒,停10秒,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
  第十四条 利用广播、电视发放防空警报和灾害警报的,应与室外警报试鸣同步进行。
  第十五条 设有统控终端设备的单位,应在鸣响前一小时用报话系统向市总台报告设备运行情况。
设有统控中转设备的区人防主管部门,试鸣时要派人到中转设备所在单位与其共同保证统控中转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 防空警报维护管理工作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
  市人防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防空警报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县、区人防部门负责辖区内防空警报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市(局、公司)下辖的企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防空警报维护管理工作。
  中、省直单位有关部门要协助人防主管部门搞好防空警报维护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市人防主管部门每年要对防空警报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抽检,县、区人防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防空警报器及其附属设施始终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使警报器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达到市人防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第十八条 设置在有关单位的防空警报设备、设施,由所在单位负责维护管理,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区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当事人依法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至5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一)占用防空警报无线发放专用频率的;
  (二)使用与防空警报相同音响信号的;
  (三)擅自拆除防空警报设备、设施的;
  (四)阻挠安装防空警报设备、设施,拒不改正的;
  (五)因管理不善造成防空警报设备、设施毁坏、丢失的。
  第二十条 故意毁坏或盗窃防空警报设备、设施,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